炎柱的人生信念 燃燒到最後一刻,也要成為自己看得起的大人

me
林彥成
2025-08-09 | 9 min.
文章目錄
  1. 1. 成為自己看得起的大人
  2. 2. 價值與衝突:鬼與人之間
  3. 3. 熱情:燃燒吧,直到最後一刻
  4. 4. 成長不是看速度,而是看你心裡放什麼
  5. 5. 最重要的創造:整個人生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 × 無限城上映特別感悟

終有一天,我們會成為未來的那個自己。

最近《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即將上映,我又回頭看了《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每次看到炎柱杏壽郎那句「我會履行我的職責!」,心裡都像被烈火點燃。這不只是動漫的台詞,更是人生的提醒。

在文章開始繼續下去之前,來首歌吧 😉

成為自己看得起的大人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十年,不禁回想:「如果當年的我能遇到炎柱,會不會更早找到方向?」

讀大學時,有沒有想過畢業十年後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可是長大後呢?我們有了更多資源、更多能力,但夢想卻好像變少了。長大,究竟是為了什麼?

回想小的時候,沒錢、沒有足夠的知識、沒有資源、沒有太多權力決定事情。

如今十多年過去,長大了,這些東西都擁有更多了,但為什麼,我們卻失去所謂可能?

長大對我們來說,代表了什麼?

價值與衝突:鬼與人之間

看《鬼滅之刃》,我常覺得職場有時就像無限列車上或是無限城中的戰場。

基層員工像是拼命戰鬥的鬼殺隊劍士,薪水微薄卻依然盡力,而某些高層,則像那些安穩坐在上弦位置數十年的鬼,規則隨意改、永遠不被淘汰。

許許多多的基層員工在各自的岡位上都很努力,而我們也在進入到這個社會染缸後發現,大家應該都是常常被體制或是奇怪的事情磨到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們也可以選擇墮落,放棄良知去成為「鬼」,追求永生般的舒適,但真的值得嗎?

炎柱的回答很明確:「寧可燃燒殆盡,也不要放棄信念。」

在進入到這個社會染缸後發現,常常被體制或是奇怪的事情被磨到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從小,沒有太多人告訴我該怎麼判斷是非善惡,受教育過程也沒有學會怎麼分析和做選擇,連大學都是拿分數來當參考,當年甚至單純到因為高中物理表現不錯而填了 10 個物理系志願,最後被班導師勸退建議重填。

那究竟是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理解社會,會確認自己是誰,該走向哪裡? 擅長什麼? 又可以為這個環境做些什麼?

小時後夢得不切實際,長大後卻要學著實際。我們討厭那樣的自己,無奈卻無能為力。

病態的基層其實蠻像是在鬼滅中的吃人鬼,再努力頂多就是不斷被淘汰的下弦,為了錢而匆匆忙忙庸庸碌碌。

即便努力,對公司來說也只是一個可被替換的角色罷了,如果工作是吃人,也許可以想想吃人真的是重要的事情嗎?

部分衝突的原因我想是來自不確定性,不確定現在的資本主義社會到底會用什麼樣的功利價值來評估我們? 不確定官僚的暗黑操作是否才是正常的社會運行?

尤其是進入職場後,才發現人人都蠻會唬爛和說謊,但這終究無法讓人心安理得生活下去,其實我蠻相信好人即使知道會被騙但還是願意相信人性良善,最終,會受到傷害的還是那些說謊的人。

在我們感受到衝突和處於打雜階段的同時,是否想過上弦為什麼能像那些官能卡住上弦的位置超過數十年的原因?

也許一開始就放棄,選擇墮落開始抱怨和批評,人生就會輕鬆許多,就像在鬼滅中,只要放棄良知,選擇活在陰暗中而成為鬼,就能擁有無限的再生能力,不再面對衰老和死亡,靠著血成就自己。

但是,成為鬼去追求屬於鬼的物質後,真的就不再擁有疑惑了嗎? 如果長大了,沒有變得更好,為什麼要長大? 又為什麼要努力往前進?

在資本主義社會和淘汰制的升學體制中生長,在物質上的追求還有價值上的探索有太多太晚去理解。

從小到大在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就是不斷的存錢,長大後透過換工作來追求更高的薪水存更多的錢,也曾被同學和直屬學弟問過,那有想過什麼時候才是夠了?

當存了第一個一百萬、第二個一百萬、第三個一百萬後,人生中的價值觀似乎也沒有太多的改變。

熱情:燃燒吧,直到最後一刻

炎柱杏壽郎在無限列車篇最後的那場戰鬥,我體會到當價值觀活在生命之上時,可以自然而然的影響身邊的人。

那種感動會是發自內心的佩服,佩服在生死關頭那樣的不動搖和言行一致,只為了兌現自我價值。

不管未來的路怎麼走,你都要成為一個出色的人。隨著心走自己覺得正確的道路,並且擁有火焰般燃燒的熱情。

可以感受的出來這就是炎柱的人生價值觀,炎柱杏壽郎在最終戰死去之前,都未曾忘記要說出一些溫暖的話來鼓勵晚輩,更能深刻感受到,不在乎生死的杏壽郎對於信念貫徹的執著。

這份信念,就像疫情期間的醫護、消防員、外送員一樣——雖然不被看見、薪水不高,但仍選擇守護他人。即使明知必死無疑,炎柱依然擋在所有人面前,說:「我會履行我的職責!在場的任何人都不會死去!」

雖然炎柱最終還是死了,但在我心裡大哥沒有輸。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這是我看到炎柱帥氣滿點後想到道德經裡面寫過的話。

成長不是看速度,而是看你心裡放什麼

從鬼滅的炭治郎、善逸,到我們自己的人生——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面臨無數選擇與失去。

就像是善逸的師傅說過,可以哭泣也可以逃避,但絕對不可以放棄,但我曾經因為成為考試機器考試考到很想要休學。

有時候累到想逃避,有時甚至懷疑努力有什麼用,但只要心中還有想守護的東西,我們就不會輸。

對於物質的探索,比起無止盡的追求,好像應該更多的去分析和理解目前生活的組成,探討什麼樣的生活是能夠感受滿足且踏實。

工程師的職涯探索來說,目前想到的有三點:

  • 要有夠遠的終點,讓我們不斷的精進
  • 要練習發揮影響力,改善優化系統架構加速團隊學習和開發
  • 要能夠符合價值觀,而不是做惱人又耗資源的專案

炎柱告訴我的,是「持續精進」這四個字。

在幸運來臨之前,持續燃燒自己,推銷自己,鍛鍊自己,才有機會創造出理想的生活。

最重要的創造:整個人生

什麼是成功,賺錢是成功嗎? 追求快樂是對的嗎? 會不會因為自始至終都在追求反而更不快樂?

年輕的時候曾看過類似的話,大概是說你現在挑工作,之後就會換成工作挑你,即便是不喜歡的事情,練習做好也會是種成長。

出社會後,認真覺得生活是自己的不是長輩的更不是老闆的,整個人生如果不應該是階層和官僚討好,又何必每天看著小位置煩惱?

工作上能做的努力就是塑造好的環境,或是用最快的速度變強然後去更好的環境,雖然選擇變成鬼去同流合汙適應環境也是種選擇,但好像也不是那麼必須。

Teddy Daniels: Which would be worse, to live as a monster or to die as a good man?

人的生活簡單區分也就是三件事,工作、家庭和生活,如何活像個人,最根本的還是找到努力的意義。

工作上,也許能夠想想平常做什麼事情會忘記時間,什麼時候會不自覺邊哼歌邊做事情。長大之後漸漸發現,最該做的是加強自己的擅長的事情而非改善缺點,畢竟沒有天賦的過度努力終究也只是個秀才。

但關於家庭、工作和生活,總還有些事情沒有想的很透徹。

在鬼滅之刃中,主角是一個賣炭的農村少年炭治郎。值得想想的是炭治郎在遭遇吃人鬼滅門,只剩下也變成鬼的妹妹後,為什麼最終會選擇拚了命的鍛鍊選擇成為鬼殺隊,就連師傅安排劈開石頭這麼荒唐的任務都日以繼夜的不斷練習?

當遭遇人生中的變故,整個家裡只剩下變成鬼存活下來的妹妹,炭治郎剩下唯一的希望就剩下有一天能夠讓妹妹過回正常的生活。

在這個故事中,我感受到只要擁有想要守護的東西人就會變得更強,無論鬼奪走多少性命,意志是怎麼樣都不會被打敗的,想起了大學到法律系修課,柯柯老師說,學法律,能夠讓我們在需要的時候守護我們想守護的東西。

即便不斷失去,人也只能活下去,無論遭受多嚴重的打擊都要活下去,只有活著也才有可能性。

還記得六年多前是我開始第一份工作的時候,那陣子也是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著親人在眼前死去,而且是長輩裡最親近的阿公。

那陣子的我常常爬到公司頂樓,看著整個台元一期二期三期,想像著許多人關在玻璃窗裡面榨乾腦力,但回頭看看自己,親人都快死掉了,除了會讀書其實就像個廢物一樣,什麼也改善不了。

那之後,過了好一陣子對事物沒什麼感覺的生活。當然日常跟一般人相處還是可以角色扮演表面上看起來很開心,但實際上心裡就空洞洞的感受不到什麼感覺。

在阿公過世的隔年,接著是外婆在看護沒注意的時候噎到,送醫院之後我們大家都不在身邊,只聽我媽說事態有點嚴重,接下來通知只告訴我們醫院也不用去了,可以回去家裡等,當然,回來的就是準備放在冰櫃裡的人了。我還記得,外婆家的日曆停在送醫院那天,那天的標語我還拍了起來。

沒有被思考過的生活,不值得過。

有段時間,我看了很多電影,有部是林書宇的百日告別,最後蠻打動我的一句是人的死去在意義上會有兩次,一次在肉體,另一次在人們心裡。

認真想想,如果有一天突然走了,可能很多人根本不會知道。因為就是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甚至一年、兩年 、三年聯絡一次,又怎麼會知道下次電話打不通是什麼原因?或許我們早已在人們心裡死去了。

生老病死,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收穫有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為生命的長短而開始有了需要珍惜和把握的地方,也因為有限,所以才特別,才顯得獨一無二。

衰老和死亡是生命短暫人類這種生物的美好之處。
因為會衰老、會死亡,才更加令人覺得可愛、尊貴。

在成長的過程中,有默默發現,雖然確認終點這件事是重要的,但過去種種體驗都告訴我們,真正的目的其實是過程而不是終點,像是去浙江實習、去南京交換、去完成馬拉松、去完成單車環島、去完成爬玉山,那些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才讓我們能夠成為我們。

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許多選擇,會有很多得到和失去,即便不斷失去,即便生活中有可能像卡通中一樣會遇到鬼遇到病毒,也只能努力生活下去,活下去,也才有可能性。

我想生活的目的可能是能夠創造幸福,還有在精神與物質之間取得平衡。

https://www.dcard.tw/f/mood/p/236168854

生活中值得探索的事物很多,有更多美好值得我們去了解和遇見,而成長的過程中不免也會遇到那些討厭的,所以也要記住我們曾經喜歡怎樣的人、討厭什麼樣的人,記得未來,要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成為自己看得起的大人。

要變成自己認為喜歡的模樣,除了努力和運用天賦之外,幸運和時機其實也很重要,在遇到幸運之前,也許就像炎柱說要持續不斷的精進,有機會的時候也要懂得推銷自己,理想的生活也才會更有機會被創造出來。

如果生活是一種創造,那最重要的創造我想會是整個人生。

期待未來的生活能夠擁有意義和對社會付出些許貢獻,能成為誠實正直內心溫柔但攻擊力強大的人,這是大學畢業十年後給自己的期許。

為與橋下東流水,出山要比在山清。

如果你看完《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心裡也有那團火,不妨記住炎柱的一句話:

「不管未來的路怎麼走,你都要成為一個出色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拍拍手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