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思維與影響力 關於教育!創辦人對談:均一教育平台 呂冠緯 X 商業思維學院 Gipi

me
林彥成
2020-12-29 | 4 min.
文章目錄
  1. 1. 商業思惟是聚焦在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2. 2. 命題
    1. 2.1. 均一的 BD 做的是生態系的槓桿
    2. 2.2. b2b2c 在今年均一和 Line 的合作:
    3. 2.3. 跨組織的合作
  3. 3. 教育的個人化
  4. 4. 把大家都拉到這個局的小學生創業商業思維

當均一有個願景使命在的時候,目的是去解那個問題,商業思維就是跳脫出來去思考有一筆錢或資源,我們會怎麼去使用,對談的連結點我

目標: 擴大影響力
假設: 募到超過三倍的資源,我們會做什麼樣的決定?

商業思惟是聚焦在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回過頭去反思真正想要加速的東西,當資源有限的時候,是不是關注在這樣的事情上,什麼是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 讓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
  • 提供規模化的學習環境

早期都在把資源拉進組織,像是募款或是找志工,走到一個階段當帳面上增量出現瓶頸的時候,就會去思考怎麼繼續擴大影響力?

商業思維本身不一定是賺錢,本質是怎麼有效率的達到供需之間的交流,影響力的達到,影響力去幫到誰,仍舊是一個供需的交流,蘋果就影響了一整個生態系,鴻海、台積電代工為了 iPhone 這個目標,均一雖然不代表全部的教育體系,但不代表不能影響和協同整個教育環境。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內容,均一目前只有 30 位的全職夥伴,均一做內容增量會達到一個頂,那怎麼槓桿外部生態系,在同個目標上持續前進讓更好的內容持續產出是均一今年在做的事情。

那槓桿本身要怎麼發生,雖然均一沒有拿台北市的資源,但改成協助台北市政府去做出更好的教育資源,協做出的資源能夠放在均一和北市的平台:

  • 對台北市是好的,得到了更好的品質
  • 對均一是好的,拿到了更多的資源
  • 對全台是好的,能夠讓全台享受這樣的結果

未來如果有一天教育部也發現能夠加入,就有機會成為一條教育內容的高鐵,這也就是均一雖然是非營利組織,但選擇今年開始做 BD 跟 Branding 和政府關係,這些改變和創新來自於限制,預算固定的情況下,要怎麼增加影響力的想法轉變。

命題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相對重要的,所以今年命題變成: 如果今天預算是穩定的,我們要怎麼持續擴大影響力,所以教育這場遊戲可以影響誰? 誰是最重要的規則制定者跟遊戲者? 就會發現政府其實是球員兼裁判,所以 BD 的目標就會變成

  • 找到政府協作點
  • 找到政府機要
  • 政府需要讓人民理解和正面喜歡,均一的品牌也對政府產生重要性

均一的 BD 做的是生態系的槓桿

也許跟生態系合作比起跟外部要進來資源轉化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有差異,但環境整體是一直在變好的

  • b2c: 是均一過去的基礎,再去發展
  • b2g2c: 成為政府想要影響教育時最好的夥伴
  • b2b2c: 企業想要投入教育或是 CSR 的夥伴

b2b2c 在今年均一和 Line 的合作:

  • 因為 108 課綱中有素養教育,Line 本身重視假新聞,合作出科學媒體素養的課程,談疫情和疫苗
  • Line 提供了捐款、工具的使用讓均一拿到了資源
  • 均一產出了新的課程
  • Line 做了 CSR 也有教育類的突破創新

跨組織的合作

  • 誠致教育基金會,公辦民營
  • TFT,偏鄉師培
  • 均一,教育科技

追求增長之後可以思考的問題,Lifetime Value 去看,決定先從老師當成重點,雖然主要使用者是學生,但老師是核心,所以目前是要增加穩定用科技融入教育的老師,是一個改變教育的重要指標,目標是能夠形成一個教育體系,跟各縣市政府合作在教師的培育,從工具的操作到後續的課程串聯,找出有分享意願的老師成為接下來的老師,縣市政府再支持相關的老師。

雖然錢沒有進來,但造成的結果是相同的,當我們產生資源的能力有限,影響有影響力的人或組織一起協助這個環境朝向我們想要的方向。

教育的個人化

能夠透過科技去做到差異化授業,本質仍是生命影響生命、對話影響生命、基於觀察和了解去影響生命,協助老師成為學習上的教練,老師本身是不是也有自我改進的過程,師生關係可能會成為資深學習者和資淺學習者的概念?

沒有被教過怎麼面對挫折,高成就者修正經驗反而少,這部分特別可惜?

當一個人不懂的時候,你罵他是沒用的

終身學習,線上學習,社群學習,科技加速了大量轉化後的資訊、資源的搜尋與吸收,下一代的教育顯然會跟現在有很大的差異。

把大家都拉到這個局的小學生創業商業思維

參加了 Evonne 在工作生活家的分享,談小學生的商業思維,主要的內容如下面這個連結:

https://evonneyifangtsai.medium.com/bizthinker-for-news-2359f28869c1

小學生在學校出租熱點賺錢,背後的商業思維:

  1. 找到需求營利模式: WiFi 熱點租用
  2. 建立門檻或便宜的附加服務: 行動電源
  3. 行銷: 每個月的免費放送日 (想殺價的人)
  4. CSR: 定期請班上同學吃東西 (沒手機也不想用網路的人)
  5. 制定好規範,不可以讓守規則的人有失去感 (正義魔人)。想起之前聽皓甯大大分享的,有時候要照顧弱勢,也許第一個動作是先傷害
  6. 靠行銷、CSR、規範處理好利害關係人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wljofficial/permalink/693382911323815/

可以練習看財報,知道台積毛利 50% 跟聯電 15% 的差別在哪,對自己公司的財報有了解嗎? 費用跟固定成本對公司的差異在哪? 外包行動電源的租用給同學,外包外送給外送平台。

  1. 點 (自己)、線 (團隊)、面 (公司)、體 (產業) 選工作,寧可選壓力很大但有商業思維的老闆一起工作,千萬不要找一個產業在下滑的產業,產業如果下滑就會開始因為資源不足內鬥,所以 Evonne 選擇離開產業在下滑監控產業去電商,電商的快速成長也能帶給成員成長,常常光處理外部機會就做不完了,相對比較不會去處理資源類的宮廷鬥爭。

  2. 軟體 PM 和硬體 PM 的差別,硬體要處理非常多的細節流程,換任何人做可能都沒有差異,但有機會接觸到很多業界有名的人。軟體 PM 可以快速透過迭帶對產品、對市場有影響,會比較適合想要成長變化的人。

  3. 怎麼決定要不要去做一件事或工作,看失去跟收益的比較,失去通常如果只是固定的時間,收益是沒有限制的就會去做,但像是粉絲私訊只是想要聊聊的就不一定會聊,因為主題不明確也不確定能夠幫助到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拍拍手喔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