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of Things 介紹
Web of Things 在 Mozilla 的相關文件介紹中定義了可讀性較高的 json 格式,一個 geoJSON 的概念,這裡我們姑且就叫 wotJSON ?
1 | { |
從 ID 可以看出來最終目標是讓每個裝置也能夠有一個 URL 可以進行直接連接,當裝置都與 WebThings Gateway 連接後,就可以透過定義的 REST 的 API 進行裝置的互動控制,底層是透過 WebSocket 來保持住連線。
1 | [ |
為什麼除了 IoT 以外又多了一個名詞? 先從 IoT 開始看起 IoT 是 Internet of Things 的縮寫,但是當 Things 都連上網之後呢?我們又要怎麼跟 Things 做溝通? 可能的問題:
- 裝置的數量會大量上升
- 裝置的電量有限
- 裝置可能被放置在訊號不佳的位置
- 裝置成本會被限制
目前大多數智慧家庭都是需要一個控制中心,然後透過 App 跟控制中心連結,接著才間接控制裝置,next drive 這家優秀的公司推出了一個 cubej,是一個 HEMS Gateway,除了透過 App 也可以透過 Line 來直接的操作,在 App 過多的這個時代,覺得真的是一個高手級的想法,如果想取得裝置的影片更可以直接傳到 Line 裡,並無改變消費者的習慣,簡直偉大設計 RRR,而 Mozilla 則是定出來標準 WebThings Gateway,我覺得可能有三種可以實現的方式。
- 智慧音箱: 自從 siri 跟 ok google 出現後,AI 的應用開始越來越多,智慧音箱在對面的發展簡直海放呆丸不知道幾年? AI 有個小關鍵就是需要訓練資料,對岸的資料是幾個億當單位的 Orz 而且是中文!智慧音箱或許也是一個好的 Gateway 的具現化方案
- 前端瀏覽器: 如果搭配 Chrome 語音輸入的 API 加上熟悉的 REST 來實作一個前端控制介面,也能將資訊圖像化
- 聊天機器人: 透過文字互動控制裝置
波的小常識
故事剛開始就從射頻開始談起吧? 簡單來看在各種物聯網的情境下,最容易出現的干擾大致可能有:
- 遮蔽太厚
- 裝置電量有限
- 2.4G 干擾
- 大電流干擾
關於遮蔽的問題,可以回到波的特性來看,
- 高頻: 可以短時間內傳輸較多的訊號
- 低頻: 傳輸速率較慢但有比較高的穿透率
雖然可以透過調整波形震幅或形狀來達到同個頻率傳遞更多訊號,但同樣條件底下頻率高的傳遞訊號的速度較快,若是需要傳遞同樣的距離則需要更多更大的能量,下圖為本次 LPWAN 主題相關的資訊:
電波端協定
遠傳 | 中華電 | 台灣大 | 亞太電信 | 台灣之星 |
---|---|---|---|---|
NB-IoT,LoRa | NB-IoT | NB-IoT,LoRa? | LoRa | NB-IoT |
lora 看各家目前技術選型感覺應該是一個備胎的概念 xddd lora 是 long range 主打長距離, 5km up 的樣子?
sigfox 用宅配來打比方的話相當於機車宅配便利袋的概念,當送的貨物(資料)較少時就不需要開貨車來送,耗的能量極少當然傳輸資料也很少(1w 5km),目前中興保全、Obike 好像已經開始使用了,據說有040 開頭的電話就是了,算是第一個台灣取得通訊協定執照的?很積極的搶地盤,但這種後發搞不好才有後發優勢,想想當年偉哉 Wi-MAX…
Wi-SUN (Wireless Smart Utility Network),目前日本人用在智慧電表的,920MHz 的低頻穿透能力佳傳輸距離可以到達 1km,日本人讚讚讚? 也是 next drive 採用的技術~
傳輸端協定
接著就是比較上層的軟體實作,考量到裝置特性:
- 每次傳輸量為較小封包(溫度濕度用電量等等)
- 裝置數量巨大
- 快速
- 省電
目前有幾家領頭羊都覺得自己好棒棒?
- Weave (google)
- AMQP (M$)
- MQTT (amazon 三星)
- HomKit (蘋果)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拍拍手喔 🤣